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用现代语言可以解读为:“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学习的知识有没有予以实践?”

一、做事做人做学问,君子立足之根本

曾子每天为什么从这三个方面反省自己,而不是其他方面,这就需要从儒家思想对修身的要求说起——反求诸己。遇到问题时切莫责怪他人,而应先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努力加以改正。在做到“三省吾身”之前,很重要的前提是首先修炼内心。

我们无法左右别人的思想和认识,更不能求得别人的认可和好评,我们可以改变和提升的是自己的思想认识和道德修养。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在修身上有相通之处,庄子在《逍遥游》中对我们提出一点要求:“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也就是说全社会的人都赞扬他,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能够认清自我与外物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将自己的内心修炼到强大、透彻而明亮的程度,这是君子修身的第一步,而后才是曾子每天三省的方面——做事、做人、做学问。

为人谋,贵在于忠心,放在当今职场,可以理解成职业道德。我们用企业文化感召和凝聚人心,很重要的一方面在于提升员工的职业道德,特别是企业忠诚度。企业发展会遇到瓶颈和坎坷,此时我们是否愿意和企业共渡难关?企业快速发展和扩张,需要走出去,我们是否甘愿身先士卒,勇于奉献?我们的一言一行,是否对公司有利?这是作为职业人,应该经常自我反思的地方,“为人谋”做好了,我们的事业也就做好了。

与人交,贵在于诚信。儒家思想提倡“言必信,行必果”,自己承诺的事情一定去完成。诚信付出的努力和代价,往往比失信大的多,艰难的多,所以才显得尤为珍贵,古今同理。我们身边有太多说的好听,做的难看的事例,反躬自省,也或多或少,或出于种种理由,失信于人的情况。“与人交”做到位了,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对得起天地良心,那我们的人也就做好了。

学习知识,贵在温故知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怎么用有限的生命学习无限的知识?这本来就是不能解决的难题,儒家思想给出的方法是温故知新,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构建自己的知识架构和认知体系,实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现在专业分工越来越明细,我们结合自身的工作性质,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成为该领域的专业人才,还是可以通过学习沉淀来实现的,这样我们的学问也就做好了。

二、立功立德立言,圣人可学而至之

事情做好了,可以立功;为人做好,可以立德;学问做好了,可以立言,这正是圣人的“三不朽”。

心学大师王阳明先生,从小立志做圣人,同时也用实际行动向我们阐释了“圣人可学而至之”,曾子给我指出了做事做人做学问的途径,正是通向圣人的必经之路。

你我皆凡人,不必像阳明先生立圣人之志,但通过“三省吾身”,成为一名有益于社会的人,一名受人尊敬的人,一名博闻强识的人,还是可以努力做到的。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