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大爆炸时代,每个人都难以避免地被各种信息洪流所裹挟。信息制造和传递方式的改变,越来越碎片化的时间,越来越分散的注意力,都在影响和改变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式。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如果不想被时代的浪潮狠狠抛弃,就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不断去扩充和完善个人的知识体系。面对泛滥的「知识焦虑」和普遍的「成长困境」,我们需要构建知识体系。

1.什么是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是高度结构化的、相互关联的、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从信息——>知识体系,我们大概会经过以下这几个步骤:

信息→ 知识点 →结构化的知识→知识体系

1)知识的分类
  • ① 元认知类:指导你思考背后的思考,指导你解释原理背后的原理。

  • ② 程序类:方法类、套路

  • ③ 概念类:概念是组成我们思想的基本方式,你了解的概念越多,你认识这个世界的维度就会越丰富。

  • ④ 事实类:这类知识就是我们大多数教科书要背的那些。

2)知识的可迁移

我们学习的任何东西,都是为了实现知识的最大可迁移,我们可以从一个领域,迅速用同样的方式,进行跨界。

元认知类知识最有用,迁移能力最强,但学习难度最高,而事实类知识迁移能力最弱,学习难度也是最容易的。

3)获取知识的目的
  • 我目前的知识结构是怎么样的?对哪些方面的知识比较了解?

  • 当下我最需要掌握和了解的知识和技能是哪些?我有哪些盲点?

  • 我可以从哪些途径去找到这些相关的知识?我如何进行收集?

    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清晰的自我认知能避免陷入「知识焦虑」。弄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学,要学什么,要提高什么技能非常重要。

2.如何构建知识体系

1)获取知识的途径
  • i 专题阅读:这个知识领域的经典教材、经典书籍。

  • ii 公开课、付费课程:正规的体系化授课,能让你更系统地进行学习。

  • iii 专业大牛:请教行业领域的牛人,让他们推荐书籍,带你入门。

  • iv 专业网站:相关的专业网站、论文库、知乎、Quora、Wikipedia 或者其它专业类网站。

  • v 高质量媒体、博客:知名媒体、个人博客、细分领域公众号、高质量分享等。

2)从问题出发,开始搭建,往问题深处扎根

从你感兴趣的领域的一个问题点出发,带着以挖到问题最本质的思维,往下扎根探索。

3)搭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①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很多人觉得哲学、美学、逻辑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各大学科很高大上,很空洞,感觉学了也不能找到工作啥的,事实上恰恰相反,这些东西才是真正承载人类顶级智慧和知识的学科,你所见到的一切都是在这些底层学科之上构建而成的。

  • ② 让知识间建立关系,切记一定不要孤立

  • ③ 寻找一切现象,填充你的知识框架:为理论找到实例,为实例提供理论。

    遇到一个现象,一定要不停的问Why,绝对不要只停留在当前的解释,一定要往下追问,如果该问题在A情况话好用,在B情况下是否有用?为什么?这些方法有那些东西,可以在任何情况下都有用等等。

    这样会培养和锻炼你看清问题本质的能力,抓到元认知知识。

  • ④ 搭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一定是需要过程的

    建房子一定是一砖一瓦的填充的,我们的知识体系也是一样,这一定是需要一个过程,当知识体系填充到一定程度以后会怎样,你可以在任何任意纵横~~

3.如何建立高效的笔记系统

做笔记的核心目的:最大化吸收效果+最小化复习成本

1)三大原则
  • ① 内容重述

    别人的写出来的东西,永远都是别人的,只有你把他们的思想理解透彻,用你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甚至把它们教给别人,让别人也明白,你才真正掌握,这种方式,就是很多人所说的“费曼学习法”。

  • ② 结构化内容

    把笔记按照逻辑关系结构化后,整个知识体系的骨架就会一目了然,复习和吸收效率就会非常高。

  • ③ 视觉化读书笔记

    大脑处理图片的速度是文字速度的N倍~,我们大脑是非常不擅长处理文字信息的,它更喜欢,生动形象、可视化的图片。

2)XMind+Evernote
  • ① 知识的收藏、整理和分类

    • i 搭建条理化、结构化的知识库:经过分类存储的知识更容易进行提取,因而在储藏的阶段,可以用清晰的笔记分类和标签来进行管理。

    • ii 随手收藏,不断完善知识库:

  • ② 知识的整理和内化

    • i 用 XMind: ZEN 梳理内容:经过分类存储的知识更容易进行提取,因而在储藏的阶段,可以用清晰的笔记分类和标签来进行管理。

    • ii 一键导出到印象笔记:

  • ③ 用 XMind: ZEN+印象笔记进行动态笔记管理

  • ④ 定期整理和删除,及时迭代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