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清自己的三观
世界观与人生观、价值观一起被称为三观,它们决定我们看待世界、看待人生以及看待事物价值的根本态度。
① 世界观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影响着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 人生观
人生观是一个人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
比如,有人的人生观是“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也就是要过得轻松快乐。有人的人生观则是“为下辈子或下几辈子修炼”或“要青史留名”。
这些人生观就是世界观在看待人生上的体现,比如“为下辈子或下几辈子修炼”的人生观就是“相信世间有佛”的世界观的体现。
③ 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另一方面表现为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尺度和准则。
比如,有人将金钱视为最高的价值追求,而有人则将金钱视为身外之物甚至视为粪土。
这些价值观就是世界观在看待事物上的体现。比如,“视金钱为粪土”的价值观就是佛家世界观的体现。
2)认清自己的梦想(欲望)
梦想就是现在想未来的事,其本质是是一个人的三观在奋斗目标(欲望)上的集中体现。人是一种容易从众的社会性动物,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的梦想只不过是一个跟风的目标而已。
3)认清自己的行为倾向
我们的很多行为都是下意识的,比如,有人坐着晃腿,有人爱清静独处,有人爱发语音不爱写文字。
这类行为倾向是很难控制的,因为你还没意识到它就已经发生了。
因此你要先用各种测评,立体地了解下自己的行为倾向,这样你才有可能在某些情境下对这类行为提前做干预。
为何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行为倾向呢?原因有三个:
① 你可以清楚你在不控制的状态下,最有可能形成怎样的态度,以及产生怎样的行为。
② 有条件的情况下,你可以尽量选择更适合你行为倾向的工作或社会角色,这样你花更少的精力却可以做得更好。
③ 你会更愿意调节自己在具体情境下的行为,因为你已经知道自己的某些行为属于下意识的行为倾向,这样调节起来你的心理障碍会更小。
4)认清自己的先天条件
如果你先天条件不适合某个领域,你再励志,再出类拔萃也无法成为这个领域的顶尖人才。
因此,在了解了你态度和意识层面的三观、梦想、行为倾向后,你还要认清你客观的先天条件,在可能的条件下选择更适合你先天条件的领域发展。
这些先天条件主要包括你的性别、身高、相貌、肤色等等。
5)认清自己的能力边界
现实中,不少事情都是对很多种能力的综合要求,因此很多人就难以知道这件事是否已经远远超过了自己的能力成长边界。
以创业为例。
创业是一个对人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的事,特别是中国经济从粗放式增长的时期进入到精细化增长的时期后,除了关系国计民生的部分领域外,大多数领域都已进入了充分市场化竞争阶段,这种阶段下的创业要求远远高于之前改革开放初期靠资源、靠胆量、靠政策的创业要求。
但绝大多数人在选择创业时,只看到了创业可能带来的好处,却未评估创业是否超过了自己的能力成长边界。
如何认清自己的能力及能力成长边界呢?一个好方法就是构建能力树和知识体系。
6)认清自己的所处环境
三观、梦想、行为倾向、先天条件以及能力边界,这五项都是针对自己,往内看的。
要认清自己,除了往内看,还要往外看,也就是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
举个例子。在中国以世袭制为主的两晋时期,一个平民家庭的孩子,有没有可能通过学富五车成为三公九卿呢?就历史记载来看,绝无可能。首先平民家庭的孩子要做到学富五车就很艰难了,但即使当时有人突破了这一点,在官员世袭的制度下想改变先天出身成为三公九卿,那也是难如登天的一件事。这就是环境对人的限制。
自然环境会限制你的体验和活动范围;时代环境会限制你的视野和影响;你的成长环境会影响你的三观和行为倾向; 你所处的阶层环境则会限制你的成长高度。
因此,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后,你才会对自己有更清楚的认知,也就不会去执念于你得不到的东西,从而也就不会那么焦虑了。